战略转移青岛二十周年改革发展纪实
(团队故事篇 七)
编者按:2024年是烟草所科研主体战略转移青岛二十周年,也是吹响在青州再出发再创业号角、启动潍坊农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开局之年。经过二十年的蓄力积淀,烟草所在学科布局调整、科技创新水平、技术产品储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备了科技赋能潍坊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和条件基础。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烟草所组织策划了战略转移青岛二十周年主题宣传活动,愿全所职工不忘来时路、整装再出发,以昂扬的斗志,共创烟草所美好明天!
顶天立地,助力烟草行业“质”“效”同升
——记栽培营养研究中心青岛发展
二十年前,研究所主体战略转移至青岛。彼时栽培营养研究中心科技人员不足1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仅有2人,发展至今包括科研人员、科研助理、研究生在内的50余人。中心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总体要求,聚焦烟草栽培生产理论与技术国际前沿和烟草农业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的迫切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大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加快向烟草智慧农业新质生产力布局。二十年来,中心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主持承担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1项,成为一支“顶天、立地”的生力军。
烟田:降本提效,插上了绿色的翅膀
植烟土壤保育:围绕植烟土壤健康管理,中心完成了江西、山东、云南、四川等产区典型植烟土壤耕作层的调查和障碍诊断,开展了基于机械化耕作和耕层障碍定向修复技术研究,明确了耕层调控和有机培肥、抑酸扩容等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碳氮分布和养分转化的影响,研发了符合特定植烟地区的匹配耕作方式和作业机具,构建了“基于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模式”,相关成果已累计推广面积100余万亩,亩产值平均增加了200元以上。
化肥减量增效:围绕国家化肥减施增效重大科技需求,联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烟草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明确影响植烟土壤氮淋失形态和淋失量的关键因子,揭示了电子传递是限制氮光合效率提升的关键生理节点;突破了三项烤烟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创建了烤烟全程氮素精准管理技术、构建了有机物料替代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构建了水肥协同增效技术;在黄淮区、东南区、西南区分别形成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累计示范推广450万亩,实现综合经济效益增加1.6亿元;实现化肥减量28%、肥料效率提高27%,实现减少碳排放3万吨。烤烟化肥减施增效理论与技术作为成熟理论和主推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
烟叶:优质增收,拥有了桔色的力量
烟叶成熟采收:围绕以烟叶成熟度为中心的配套生产技术,从碳氮代谢和品质形成角度,在国际上首次确定了适宜成熟度理论指标体系,构建了田间成熟采收标准图谱。根据中式卷烟因不同品牌对原料的多样性要求,首次提出我国不同生态区和针对中式卷烟不同品牌对原料不同成熟度需求的烤烟适度成熟采收的生产技术体系,明确提出了不同品牌卷烟对成熟度多样性的要求。明确了我国烟叶成熟采收质量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由提前采收到推迟采收质量最佳的规律。定量验证了烟叶成熟度越适宜,烟叶工业可用性越好,中式卷烟风格越突出的结论,定量验证了烟叶成熟度为烟叶质量核心的观念。示范点烟叶产量1875-2400千克/公顷,等级合格率80%以上,烟碱1.5%-3.5%,淀粉5%以下,能进入名优卷烟品牌主配方。
烟叶生态特色:围绕凉山州特色优质烟叶开发,进行了“彰显凉山山地原生态特色的烟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攻关。中心围绕凉山烟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烤烟品质协同提升目标,研发了特色有机物料还田、植烟土壤耕层优化与培育、烟草秸秆绿色高值化利用、植烟土壤土传病害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等关键技术,构建了烟区生态环境维护、植烟土壤保育和烤烟品质提升综合技术体系,化肥氮减施14.3%,化学农药用量降低85.3%;基本实现了作物秸秆、农膜、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累计推广面积266.07万亩,耕层厚度平均加深5-10cm,有机质含量提升0.3-0.5个百分点。烟叶质量和清甜香风格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彰显,工业可用性稳中有升,上等烟比例由54.47%提高到68.26%。亩均增收263元,新增综合效益6.51亿元。
烟叶质量保障:围绕行业对烟叶质量保障的需求,从2010年起,中心联合6家工业企业、12家省级局(公司)和16家相关科研单位共同承担了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科技专项“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重大专项”项目“低危害烟叶研究开发”。经过多年工商研联合攻关,突破了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以烟叶焦油指数、烟叶重金属风险指数和烟叶品质指数为核心的烟叶质量安全状况指数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主产烟区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了低焦油烟叶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条件,剖析了焦油前体物代谢途径及关键调控节点;阐明了烟草对隔等重金属的吸收、分配规律和吸收积累的动力学特征、品种差异及运输动力。筛选出了低焦油品种3个和种质资源材料4个;筛选出对重金属转运能力较低的品种2个和种质资源材料4个。创建了定向调控技术,示范区烟叶烟叶焦油释放量降低15%以上,重金属含量降低15%以上,累计应用46个基地单元以上。
烟区:乡村振兴,装备了金色的引擎
烟区智慧农业:面向烟草智慧种植管理,采用物联网、无人机、空天地遥感等现代农业技术,搭建了多装备物联系统,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烟草智慧农业云平台系统,构建了苗棚光温水肥精准管理、烟叶氮素养分评估、产量和质量预测等关键参数和模型,集成地面观测和烟叶生产多源大数据,形成了烟草壮苗自适应控制、烟草种植面积监测、养分精准管理和长势长相数字诊断技术体系,构建了不同需求的模块化推广应用模式,在重庆、云南、贵州、四川、山东、福建、安徽、湖北等地示范推广,实现了无人值守烟草智慧育苗和中小区域尺度烟田无损监测,有力支撑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智慧育苗模型综合匹配率达到90%以上、水肥用量降低60%以上、管理效率提高2.5倍,烤烟种植面积监测准确率达到99.5%,产量、烤烟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预测率能达到90%,大田期烟叶氮素营养诊断精度达到89%以上。
烟区乡村振兴:烟草所2019年接到院对口帮扶越西县工作任务那一刻起,就组织精干力量全程参与越西县科技帮扶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2019年4月28日,时任所长王元英、党委书记崔泽民、副所长王树声带队赴越西县对接调研科技扶贫工作。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批准越西县摘帽脱贫。烟草所坚持脱贫不脱钩,帮扶不松劲的原则,2021年起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继续开展对口帮扶、促农增收、巩固扶贫成果工作。2019年至今,烟草所组织专家团到越西县开展科技帮扶工作达30余次之多,疫情期间也没有间断。中心派专人驻点,全程参与越西烟叶生产工作,帮助县烟草公司优化完善越西县烤烟生产规划,协助建立成果示范基地,协助组织烤烟新品种、栽培新技术、绿色防控新模式、调制加工新工艺等的示范,在烤烟生产各环节深入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极大地提升了烟农的科技素质与生产技能。针对越西烟区种植结构单一、连作障碍严重的问题,提出构建“烟草-油菜一年两熟种植模式”的思路,开展烟草、油菜品种筛选、烟草适宜移栽期等研究,解决当地油菜品种无法与烟草有效接茬的难题。亩均增加烟叶产量30-50斤,新增菜籽300-350斤,土地综合收益增加900-1200元。
栽培营养研究中心将继续围绕烟田-烟叶-烟区的发展,不断创新思路、搭建创新平台、注重创新实效,开辟智慧农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赛道,塑造发展科技新优势,成为新时代烟草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持续助力烟草行业“质”“效”同升。